中聞網(wǎng)歡迎您!
中聞網(wǎng)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母嬰
寶寶的分離焦慮期要怎么度過?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3-26 09:28:46 來源:新浪育兒

在小區(qū)里遛娃,媽媽們除了討論娃的身高、體重、飲食……也會無奈吐槽面對分離時,娃的不舍、哭鬧:

“產(chǎn)假休完了,該回單位上班了,第一天上班,寶寶哭得撕心裂肺,媽媽也心疼得淚眼婆娑,心中一萬個不舍?!?/p>

“寶寶現(xiàn)在一歲半,每天早上媽媽出門上班,都是一場戰(zhàn)斗!寶寶抱著媽媽的大腿不讓媽媽走,哭的上氣不接下氣,媽媽心疼又著急……”

“都過了這么久了,寶寶還是不愿意去幼兒園,這可怎么辦啊?”

……

除了上班、上幼兒園這種較長時間的分開,有時候媽媽上個廁所只需要幾分鐘的“小別離”,寶寶也能嚎得驚天地泣鬼神,很多媽媽已經(jīng)練就一手抱著娃,一手解決擦PP和提褲子的神技了。

分離焦慮,讓媽媽們感受到寶寶對你獨一無二的依戀和愛的同時,也被 “甜蜜的負擔”束縛著。

今天,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來聊聊幾乎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——分離焦慮。

一、寶寶哪個階段最容易出現(xiàn)分離焦慮?

分離焦慮,是指嬰幼兒與照看者,特別是和爸爸媽媽分離而引起的焦慮、不安、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。

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(fā)期:一個從7月齡左右開始,出現(xiàn)分離焦慮的跡象,通常到18個月時會達到高峰;另一個則是3歲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。

分離焦慮是寶寶發(fā)育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環(huán),需要爸爸媽媽和寶寶一同面對和調(diào)整。

二、緩解分離焦慮,先從這2點開始

1、不溜走、不欺騙,告別時要態(tài)度堅定

有的媽媽不忍心看到寶寶傷心哭鬧,會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,或者欺騙孩子“一會兒就回來了!”

這樣看似“有效”,但是非常不推薦!

當孩子反應過來媽媽不在身邊時,會感到更恐慌,他會更加害怕你的離開,導致越來越黏你,分離焦慮也會愈加嚴重。

如果這種情況多次發(fā)生,還會將我們之前費盡心力給寶寶營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全部瓦解。

不論是出門上班還是只離開一小會兒,最好在和寶寶分開前10-15分鐘的時候,明確告訴寶寶:我們要去干什么,去多長時間,幾點回來。

不要擔心寶寶太小,什么都不懂,其實寶寶遠比我們想象的“懂得多”。

從一點一滴,從懵懂之時,就著手建立互相信任的親密關系,孩子才會在日后的成長中更有安全感,才會勇于嘗試,充滿自信。

和寶寶告別時,要快樂并堅定地說再見,給寶寶一個愛的抱抱和親親。

媽媽千萬不要因為不忍心拒絕孩子含著淚花帶著哭腔的請求,一再的告別,反復回來安慰孩子,這只會讓情況更難處理。

2、高質(zhì)量陪伴

2、高質(zhì)量陪伴

高質(zhì)量的陪伴,能幫助寶寶更有勇氣面對分離。

月齡較小的寶寶,我們可以在寶寶哭泣、呼喊時,及時給予回應,多和寶寶進行充滿感情的擁抱、微笑、表揚和交流等。

大一點的寶寶,還能通過過家家、角色扮演或者講故事來重復分離場景。當真到了告別的時候,寶寶會有熟悉感,接受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。

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給寶寶一個他喜歡的安慰物,如安撫奶嘴、毛絨玩具等。當爸爸媽媽和寶寶分開的時候,有安慰物能減輕寶寶的痛苦。

奧地利心理學家、客體關系理論主要奠基人之一瑪格麗·馬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,提出大約在兒童半歲到兩歲之間,其心理會歷經(jīng)一個分離個體化的過程。如果這個過程兒童度過得不夠順利,那么在他以后的成長過程中,就可能表現(xiàn)出比其他人程度更深的分離焦慮。

在孩子一歲左右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他們開始慢慢有意識地脫離父母無時無刻的陪伴,開始嘗試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。

不過,這個時候,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中時,依舊會時不時地轉(zhuǎn)頭看看媽媽(或者是其他主要的養(yǎng)育者)是不是還在身邊。如果媽媽這個時候不在,孩子會馬上放下手頭的事情,去尋找媽媽,這是分離焦慮最初的體現(xiàn)。

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就被父母很好地陪伴,當他在探索更廣大的世界的時候,能夠感受到父母是自己強大的后盾,那么他就可以在這個時期得到完善的心理發(fā)展,以后面對分離的時候就會傾向于不再那么焦慮;

如果他沒有被很好地陪伴,而是體驗到強烈的對分離的恐懼的話,那么也許在以后再次遇到分離的場景的話,就會感到極度的焦慮和恐懼,擔心這種分離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拋棄。

如果確實孩子對于分離這件事情很焦慮很害怕,我們需要通過行為而不是語言讓他們感受到父母是會一直在的。

當然,我們會有工作忙的時候,或者確實有什么事情抽不開身,沒有辦法陪伴到孩子,但是對此我們也要做出一些補救。去向孩子承認錯誤,不要怕丟了面子,讓他們感受到爸爸媽媽是真心的,以此來緩解他們的焦慮。

對教育來說,怎么做永遠大于怎么說,孩子最終會成為什么樣的人,都藏在父母的行為里。

文章轉(zhuǎn)自新浪看點:醫(yī)知袋鼠


上一篇:補充氨基酸和蛋白粉可提高免疫力?
下一篇:春天最該吃的五種金牌水果,多吃多健康
欄目推薦
寶寶樹首個“母嬰體驗館”落戶北京
嬰幼兒進口奶粉哪款好?伊利金領冠睿
2023年健合集團嬰線重點客戶迎春峰
艾普思咨詢:2022中國嬰幼兒輔食消費
達到國際領先水平!飛鶴引領中國乳業(yè)
飛鶴開啟內(nèi)碼新紀元 推動行業(yè)可持
熱文推薦
熱文排行
匯聚金融力量 共創(chuàng)美好生活 --2023年
基于恐懼去養(yǎng)生,對身心真的有益嗎?
和諧餐飲張其濤:用責任守護師生“舌尖
鄭州升達經(jīng)貿(mào)管理學院2022屆學生畢業(yè)
退役大學生張奧河中救人不留名
增長力集團武瑞霞:永遠做企業(yè)的好伙
“她”世界職場巾幗武瑞霞:讓青春逐夢
傳遞正能量〡“愛心使者”武瑞霞:讓更
致敬國粹 傳承“匠心”〡武瑞霞:鈞瓷
筑夢者說〡武瑞霞:夢想是一場雙向奔赴